<button id="i4rrk"></button>
    1. <em id="i4rrk"></em>
      <rp id="i4rrk"><object id="i4rrk"><blockquote id="i4rrk"></blockquote></object></rp>
    2. <rp id="i4rrk"><object id="i4rrk"><input id="i4rrk"></input></object></rp>
      投中網
      搜索
      公眾號矩陣
      • 超越J曲線

      • 燃點新消費

      • 氫元子

      • 象三一

      • CV智識

      • PropTech研習社

      • 東四十條資本

      • 投中網

      登錄 | 注冊
      投中網  >  商業深度  >  正文

      “我拿這么高薪水,可對社會有什么價值?”

      投中網   |   竺晶瑩
      2023-01-27 11:45:00

      20多歲的人總是在質問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

      鐘宇,正在遭遇人生中最大的迷茫。

      他26歲,剛結束一場創業。從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后,鐘宇順理成章地進入頭部管理咨詢公司工作,盡管在洛杉磯工作順利,他卻選擇了辭職。那時他的困惑是,每天這么累,拿著那么高薪水,可這份工作對社會產生了什么價值?隨后,他和攀巖結識的朋友一起創立了護膚品品牌,計劃從北美推廣到全球市場。投資人認為他會連續創業而想要優先跟投權,他卻皺眉,對方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如今創業一年有余,他與合伙人因對公司的發展方向有分歧,結束了合伙關系。

      20多歲的人總在質問,也總在迷茫,而這似乎是一種屬于年輕的特權。

      我拿這么高薪水,可對社會有什么價值?

      朋友都說,鐘宇是最不可能去創業的那個人。但是,他辭職了。

      離開那天,他走進上司的辦公室,有點內疚,又是第一次辭職,于是他表現得很抱歉。上司說:“你千萬不要覺得抱歉,我們就是最好的商學院,恭喜你畢業了?!?咨詢公司,可能是世界上最接近學校的公司,做項目就像寫作業。

      鐘宇待了一年半的時間,起初三周看一個產業,每天從早上九點干到晚上十一點,抓數據、打專家電話、回答客戶問題……管理咨詢注重提綱挈領,從概念上和語言上把東西梳理清楚,但是不注重實用落地?!拔椰F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報告壓在芯片公司里誰的案頭上?!?鐘宇知道,從你寫出這個報告到最后實際在工廠里發生改變,也許是10年、20年后的事了。

      很多時候,做CDD(商業盡職調查項目),他們扮演的角色是“評價者”,最后不能帶來什么實際改變。這種“評價”的價值在商業體系中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于個體來說,身在其中,不免會有一種“疏離感”。管理咨詢提出的建議、看法,和資本隔著一層紗,而資本,又和企業隔著一層紗。

      表面你特別能干,特別能抗,但鐘宇感覺到了自己被異化,自己做的東西無法彰顯個人精神?!拔屹M那么大勁,給我這么多薪水,最后給這個社會到底帶來什么價值了?當資本對人的異化在我的工作中上升到了一個很高境界時,我就有點受不了?!?/p>

      沃頓畢業的本科生,95%的人直接進入九大投行和管理咨詢公司,不少人泰然地躲在名校、大公司的標簽背后,安度此生。鐘宇看起來是最適合在這個專業系統里晉升的人。無論在新加坡的中學,還是賓大,他都是中國學生會主席,也在每個地方都擔任戲劇社社長。所以這樣的成長環境讓所有人覺得,你就適合去做高管。他相信自己也能做得好,只是在心里過早地叩問意義,叩問價值。

      也許是因為認為自己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鐘宇身邊的人經常被一種焦慮縈繞,當他們在投行和咨詢公司苦干時,會問自己——我是不是還可以做些更有趣、更有用的事?很多在紐約的人,會跳槽去大PE,繼續卷。洛杉磯更多元,合伙創業、做可持續農場、去蓋茨基金會的人都有。

      對于沃頓和MBB(三大管理咨詢公司)的標簽,鐘宇看得很淡,他說:“人們可以用標簽去理解別人,但不要試圖用標簽去參透或‘曲解’一個個體?!?現代商業社會中,溝通變得很粗暴,在全世界都可以用標簽迅速認識一個陌生人。在舊金山這個效應就很強烈,你是哪個行業多大歲數,人家直接就能推斷出你的收入和家庭狀況。你無需解釋,大家就知道你有錢有閑或有錢沒閑。鐘宇覺得,“這也很好,只是另一種生活罷了?!?/p>

      但他在過去兩年里,正在克服標簽效應。標簽消失以后,他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誰?你能做什么?究竟這輩子你想留下點什么?你的個人意志又該如何外化?

      為什么你認為我會連續創業?

      鐘宇離職時,有三個期待。第一,他想要穿破資本到達企業的層面,真正做一個產品、公司。第二,他想找到自己的社群,有一些更有精神功能的朋友。第三,他想為這個世界創造一些價值?!凹词菇ㄔ煺鎸?、有價值的東西,很難,但這個一步步建造的過程本身就很美好了?!?nbsp;

      他們做美國品牌,在韓國生產,主打可長期使用且溫和的日常護膚品。 “好的護膚品不刺激,應該是一個前提,而不是一個優點?!?鐘宇說,這就是他們的邏輯。

      不少投資人來見他們。有幾次都臨門一腳了,但他和合伙人還是決定暫時不融錢。有些投資人認為,如果你這次創業失敗了,肯定會再去創業,那么他們想在你的下一個項目里擁有優先跟投權。鐘宇對此皺眉:“我從來沒想過連續創業?!?顯然,中國消費市場“高舉高打”的策略,和他們“百年”的愿景有了沖突。

      除了這類條款,鐘宇也隱隱感到,投資人總會催你趕緊去融下一輪錢,融下一輪最直觀的就是產品要多,這就跟他們產品研發的理念和速度有沖突。鐘宇表示:“這錢現在給了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花才最有效,我們目前沒有非拿錢不可,手頭有啟動資金,也有小筆進賬。這個時候燒錢去推廣,全球經濟都不是那么好。我們還是傾向于更持續地發展。一旦有資本入局,很多事情都開始不確定,你能不能守住你的philosophy,會不會去做很多所謂吃相難看的事情,都未必是你說了算。等到我們缺錢,能把錢花在刀刃上時,再接受投資就會不一樣?!?/p>

      只不過,鐘宇與合伙人雖然在融資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卻在何時進入中國市場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不久前兩人分道揚鑣。

      回望這一年來的創業歷程,從開始到結束,鐘宇都會想起昔日那場穿越美國南北的騎行之旅,那成了他創業的隱喻,也是埋藏在他心底的沖動化為現實的一個佐證。

      “那趟旅程改變了我,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很隨性地去做一件事?!?兩個月,鐘宇從加拿大邊境一路騎到洛杉磯。一個人,一輛車,前后左右四個大包——裝著帳篷、爐子、睡袋、食物、水、修車工具……在Excel里羅列的一百多樣東西,還要綁上一塊太陽能板。自行車加上人的承重極限是250斤,而他當時自重185斤,于是在出發前的三個月,鐘宇把磚頭放在車里,每天騎一百公里來回,瘦了40斤。這一切只源于他的一個念頭:2020年疫情起始,公司的上班時間推遲到五個月之后,那這段空余時間為什么不把我的老自行車騎上路?查了路線,雖然很難但可行。而且,此前在南極的生存挑戰讓鐘宇學會了露營這些戶外生存技巧。

      路上果然很難。迷路、遇到熊、被狗追、站在大馬路上討水喝……那時他一周住一次旅館,平日在路上搭帳篷,晚上方圓幾十公里沒有人,只有動物的叫聲。半夜突然有只浣熊睜著血紅的眼睛看著你,嚇得人蹦起來。有時他騎了幾十公里到露營地,結果山火燒到那兒了,警察攔住他說:“小伙子,你很勇敢,但是整座山都著了?!?然后他轉過身,一整天都白騎了,剛才所有的上坡下坡要一步步退回去,邊騎邊流淚。

      這時候,他就會問自己:“我為什么要上路?我到底來這里搞什么?”

      他用村上春樹“遠方的鼓聲”來解釋這一切,出發前仿佛內心深處有一個小人在催促你:為什么你的生活里沒有更多能彰顯你自己想法的事?那未必是世俗意義上的獎勵,卻是精神層面上的回饋。鐘宇如今覺得,一些人生中的關鍵時刻在來臨的時候,沒有給你什么選擇,你很自然地必須這么做。他有位朋友對他的這個決定一點都不驚訝:“你的內心深處就是有想要打破規則的沖動?!?/p>

      鐘宇從MBB離職出來創業,也同樣由這種想要打破規則的沖動所催化。他一度覺得,看著自己每幾個月都能扎扎實實做出來一些事情,從生活中發自內心感受到收獲和踏實,這比交作業的感覺好太多了。

      創業結束后,鐘宇低落了兩周,他突然發現人生中第一次不知道每天醒來后該做什么,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

      20多歲的人在迷茫什么?

      我和鐘宇的對話發生在2022年末的上海,那天飄著森然的小雨。

      回到北京,我跟主編董老師回憶了很多這次訪談里的細節,尤其講到鐘宇的那場騎行,我說一個人一輛車在路上兩個月,像缺水這種事就可以時不時把你置于一個荒涼的絕境,然后你不斷絕處逢生,只為了起初的一個念頭……聽我說個沒完,董老師問:“你到底是想聊他還是聊你自己?” “???”我愣了一下。他笑說:“通常我們寫別人,也是因為透過別人看到了自己?!?/p>

      我跟鐘宇年齡相仿,他的騎行讓我想到我在寫散文集這件事。不管是創業還是創作,那條路你很多時候是獨自在馳騁,其間有懷疑、不安,以及對于結果的不確定。我寫文集的初衷是處理自己的回憶,記下你曾經跟這個時代發生過的碰撞。但我今年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再動筆,借口那是寫作瓶頸,但內心又對這種停滯極為不滿。然后你就開始質疑自己做的事到底價值幾何?在一個不太贊頌文學的時代里。

      20多歲的人總是在質問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鐘宇在professional service系統里敏銳地覺察到那分工作的局限性,他問自己拿那么高薪水,又給社會創造了什么價值??善鋵?,這樣的工作對于很多渴望安定的人來說,甚至是一種奢侈。當他出來創業后,想的是用幾十年打造一個消費品牌,可投資人一上來就賭你會連續創業。他那時不以為然,結果這場創業真的在一年后告終,他陷入了短暫的迷茫。

      可這種迷??偸菚簳r的。你逐漸意識到,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就已經是值得過的人生了。

      至少我看到,鐘宇愿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騎車上路,如果畏難,在半途買張機票飛回去也無不可,但他不僅為這趟旅程自律地訓練了三個月,而且一站又一站地騎完了全程。離開MBB,很多人不愿放棄這樣一個商業社會里光鮮又便利的標簽,他能意識到被異化,也能進一步去叩問自己是誰,自己的實際能力到底如何。創業消費品牌,他和合伙人堅持長期主義,不愿做投資人臆想中的連續創業者。甚至從公司退出后,他站在對方角度考慮,覺得對方的理念長遠來看也許是正確的。

      每一個選擇都意味著放棄其他的路徑,并承擔相應的代價,鐘宇表現出來的是,他接受自己選擇后的代價。

      我感到,這幾乎是在踐行存在主義了。薩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演講里想要告訴公眾,這是嚴肅的樂觀主義哲學,你的選擇、你的行動才真正塑造了你的人生,可這也就意味著一個人要對自己負起所有的責任,再也沒有借口。

      此外,如果年輕時的質問與迷??梢匝莼蓪ψ晕业呢撠熀?,這也意味著在失序的世界里,你至少在試著匡扶秩序。

      我們最后談到了《莫斯科紳士》,那是關于一個俄羅斯伯爵被軟禁在大都會酒店的故事,動蕩不安的年代里,他用舊時代的溫雅建立起周邊的秩序。小說的結尾提到了《卡薩布蘭卡》里的一個鏡頭,瑞克在酒吧經過一番打斗之后,悄悄扶起了一只被推倒的雞尾酒杯。二戰期間,來到卡薩布蘭卡的人都寄希望于拿到簽證,離開歐洲戰場,瑞克的酒吧就是這種希望的中心,而他在混亂之后扶起酒杯的這個動作,正展現了他對這個世界最根本的信心。再微小的動作,都可以為恢復這世界的秩序盡一分力量。

      無論是創業還是創作,只要你仍然有對世界的不滿,你也在踐行著自己的理念,那無疑也是在這個紛亂的世界里試圖匡扶一點秩序。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的鐘宇為化名,文/竺晶瑩 來源/投中網)

      網站編輯: 小川
      本文為投中網原創文章,轉載或內容合作請點擊轉載說明,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0

      第一時間獲取股權投資行業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投中網,或用手機掃描左側二維碼,即可獲得投中網每日精華內容推送。

      發表評論

       / 200

      全部評論

      —— 沒有更多評論了 ——
      —— 沒有更多評論了 ——
      聯系我們 歡迎投稿
      • 投中網
      • CVS投中數據
      1. 創新經濟的
        智識、洞見和未來

      2. 投資人都在用的
        數據專家

      返回頂部
      爆乳操逼大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