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資本合伙人王道平&《商業周刊/中文版》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熱潮激起創投圈密切關注?!靶袠I里對AIGC前景的整體判斷是很正面的,大家看到了新的技術臨界點在到來。我們正在看和推進一些項目的過程中?!比A創資本合伙人王道平告訴《商業周刊/中文版》,不過目前在投資上還是相對比較冷靜,投資人可能更想知道這是多大的機會,以及會是誰的機會。王道平2012年加入華創資本,負責TMT、消費品牌、元宇宙等領域的投資。在此之前,他曾作為美國中經合集團的資深投資經理,負責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早期投資。在職業生涯早期,他是中芯國際的資深工程師。
Q:您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 AIGC?行業內對該領域大概是怎樣的態度,是否處于一種 FOMO 情緒中?
王道平:大概是2022年中的時候,我注意到國內有一些文生圖的應用出現,作為投資人,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的生產力工具,于是開始關注。之后,AIGC在創投圈形成一股熱潮,激起大家對于這一趨勢的密切關注。行業里整體上是很正面的,大家看到新的技術臨界點在到來,不過目前在投資上還是相對比較冷靜,FOMO 的情緒可能會有,但總的來說還比較正常。
Q:據了解投資人對這個領域的理解參差有別,業內有哪些共識和分歧?
王道平:投資人可能更想知道這是多大的機會,以及會是誰的機會。感覺大家是在逐漸達成共識中,大家一般會更多關注創業公司在應用方面的探索和突破,也比較認可大公司在產業格局中的地位。會不會有新的平臺型機會目前來判斷還為時過早,多模態的融合會是一個大的趨勢。
Q:您是否對 AIGC 的投資有一個較為清晰的邏輯?您主要看哪些指標?
王道平:AIGC 技術本身還在快速迭代中,無論是算法還是模型,未來都可能不斷推陳出新。目前這個階段,我會比較多關注應用落地,真正解決實際生產的問題并帶來實際價值,同時確實在基礎設施上是應用了 AIGC 的能力。
Q:AIGC 在國內的應用層好像還沒鋪開,大多在素材階段,您認為它在哪些領域會率先產生應用價值?又如何評估底層和應用層的核心實力?
王道平:目前 AIGC 的能力更多體現在速度和效率上,但是在準確度和可控性上還比較欠缺。相應地,它在能發揮速度和效率的地方估計會有一些突破,比如搜索優化、代碼生成、營銷、電商、教育等。對于創業公司來說,可能底層的差異不是很大。但具體切入什么場景,數據積累和處理,以及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則可能會是核心能力。
Q:ChatGPT 在回答“投資人是如何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時候說:不同投資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可能有很大差異。一些投資人可能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生新想法和創新的潛力感到興奮,而另一些投資人可能對與這項技術相關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更加謹慎,他們也可能會擔心生成式AI的潛在風險和缺點。對于AIGC 的投資潛力,您的看法是什么?您看好的平臺級機會在哪里?
王道平:AIGC 也只是一項技術,可以說只是人的一件工具,關鍵的問題可能還是如何使用。目前技術上確實有了一定突破,所以我更多是正面地看待這個技術。從技術來說,生成式人工智能能應用的范圍很廣,無論是娛樂消費還是科學研究都有它應用的角度,我們會積極面對這些機會。至于平臺級機會除了技術還涉及產品形態、商業模式、競爭等不同方面,可能更多要在實踐中去捕捉。
Q:除了當前火熱的幾個產品,AIGC 發生質變的下一個 milestone 是什么?中國現階段有類似產品力嗎?差距在哪里?
王道平:AIGC 在很多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自然語言的理解上,記憶能力上,多模態轉換,準確度和可控性上等都有機會做得更好,同時,它也需要結合具體的場景去發展。國內在類似產品上可能也剛開始。
Q:看到一個說法是 AI 大模型最終還是大玩家的角力場,因為這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的問題,而是各種“工程能力”的比較。您是否同意這個說法?您曾是一位工程師,請問應該如何理解這里的工程能力?
王道平:大模型也不是剛剛出現的,預訓練和開源的共識使得這一波機會并不一定是大廠獨享的,而且有可能不是只有一條確定的技術迭代路徑?!肮こ棠芰Α笨梢岳斫鉃?,更多是實踐科學,會有一些 know-how 和實踐應用中的變化,所以有可能不同的玩家都可以找到機會。不過大模型的門檻還是比較高,人才、算力、算法、數據都需要持續地投入。
Q:作為投資人,AIGC 產品幫助您做了哪些工作?比如我們發現 Prompt 似乎是GPT的精髓,在提需求方面,您有什么好建議?
王道平:目前還沒幫到我的具體工作,更多是興趣。Prompt 未來不一定很重要,不同應用中也會有具體產品的發展,真正好的產品是可以做到普適性的。正如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說的,“重要的永遠是想法的質量和對你想要的東西的理解”。
華創資本王道平:AIGC激起創投圈密切關注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熱潮激起創投圈密切關注。
華創資本合伙人王道平&《商業周刊/中文版》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 Generated Content;AIGC)熱潮激起創投圈密切關注?!靶袠I里對AIGC前景的整體判斷是很正面的,大家看到了新的技術臨界點在到來。我們正在看和推進一些項目的過程中?!比A創資本合伙人王道平告訴《商業周刊/中文版》,不過目前在投資上還是相對比較冷靜,投資人可能更想知道這是多大的機會,以及會是誰的機會。王道平2012年加入華創資本,負責TMT、消費品牌、元宇宙等領域的投資。在此之前,他曾作為美國中經合集團的資深投資經理,負責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早期投資。在職業生涯早期,他是中芯國際的資深工程師。
Q:您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 AIGC?行業內對該領域大概是怎樣的態度,是否處于一種 FOMO 情緒中?
王道平:大概是2022年中的時候,我注意到國內有一些文生圖的應用出現,作為投資人,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的生產力工具,于是開始關注。之后,AIGC在創投圈形成一股熱潮,激起大家對于這一趨勢的密切關注。行業里整體上是很正面的,大家看到新的技術臨界點在到來,不過目前在投資上還是相對比較冷靜,FOMO 的情緒可能會有,但總的來說還比較正常。
Q:據了解投資人對這個領域的理解參差有別,業內有哪些共識和分歧?
王道平:投資人可能更想知道這是多大的機會,以及會是誰的機會。感覺大家是在逐漸達成共識中,大家一般會更多關注創業公司在應用方面的探索和突破,也比較認可大公司在產業格局中的地位。會不會有新的平臺型機會目前來判斷還為時過早,多模態的融合會是一個大的趨勢。
Q:您是否對 AIGC 的投資有一個較為清晰的邏輯?您主要看哪些指標?
王道平:AIGC 技術本身還在快速迭代中,無論是算法還是模型,未來都可能不斷推陳出新。目前這個階段,我會比較多關注應用落地,真正解決實際生產的問題并帶來實際價值,同時確實在基礎設施上是應用了 AIGC 的能力。
Q:AIGC 在國內的應用層好像還沒鋪開,大多在素材階段,您認為它在哪些領域會率先產生應用價值?又如何評估底層和應用層的核心實力?
王道平:目前 AIGC 的能力更多體現在速度和效率上,但是在準確度和可控性上還比較欠缺。相應地,它在能發揮速度和效率的地方估計會有一些突破,比如搜索優化、代碼生成、營銷、電商、教育等。對于創業公司來說,可能底層的差異不是很大。但具體切入什么場景,數據積累和處理,以及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則可能會是核心能力。
Q:ChatGPT 在回答“投資人是如何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時候說:不同投資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可能有很大差異。一些投資人可能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生新想法和創新的潛力感到興奮,而另一些投資人可能對與這項技術相關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更加謹慎,他們也可能會擔心生成式AI的潛在風險和缺點。對于AIGC 的投資潛力,您的看法是什么?您看好的平臺級機會在哪里?
王道平:AIGC 也只是一項技術,可以說只是人的一件工具,關鍵的問題可能還是如何使用。目前技術上確實有了一定突破,所以我更多是正面地看待這個技術。從技術來說,生成式人工智能能應用的范圍很廣,無論是娛樂消費還是科學研究都有它應用的角度,我們會積極面對這些機會。至于平臺級機會除了技術還涉及產品形態、商業模式、競爭等不同方面,可能更多要在實踐中去捕捉。
Q:除了當前火熱的幾個產品,AIGC 發生質變的下一個 milestone 是什么?中國現階段有類似產品力嗎?差距在哪里?
王道平:AIGC 在很多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自然語言的理解上,記憶能力上,多模態轉換,準確度和可控性上等都有機會做得更好,同時,它也需要結合具體的場景去發展。國內在類似產品上可能也剛開始。
Q:看到一個說法是 AI 大模型最終還是大玩家的角力場,因為這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的問題,而是各種“工程能力”的比較。您是否同意這個說法?您曾是一位工程師,請問應該如何理解這里的工程能力?
王道平:大模型也不是剛剛出現的,預訓練和開源的共識使得這一波機會并不一定是大廠獨享的,而且有可能不是只有一條確定的技術迭代路徑?!肮こ棠芰Α笨梢岳斫鉃?,更多是實踐科學,會有一些 know-how 和實踐應用中的變化,所以有可能不同的玩家都可以找到機會。不過大模型的門檻還是比較高,人才、算力、算法、數據都需要持續地投入。
Q:作為投資人,AIGC 產品幫助您做了哪些工作?比如我們發現 Prompt 似乎是GPT的精髓,在提需求方面,您有什么好建議?
王道平:目前還沒幫到我的具體工作,更多是興趣。Prompt 未來不一定很重要,不同應用中也會有具體產品的發展,真正好的產品是可以做到普適性的。正如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說的,“重要的永遠是想法的質量和對你想要的東西的理解”。
0
第一時間獲取股權投資行業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投中網,或用手機掃描左側二維碼,即可獲得投中網每日精華內容推送。
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